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:创新、环境、就业与公益的全面提升
在国家重要的乡村振兴策略中,民营企业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根据调研数据★,29.3%的民营企业参与了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22%的企业参与就业帮扶,19★.2%的企业致力于特色农业发展,13.6%的企业助力乡村人才培训。此外★,2023年各地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的招商引资项目达240个,签约总额逾1120亿元,显示出了民营企业对乡村经济支持的决心与行动★。
2023年,民营企业在提供城镇新增就业方面继续发挥着“稳定器★”的作用,企业总体用工量保持基本稳定★。其中,16%的民营企业用工总量有所增加,65.7%的企业用工结构维持稳定★,整体员工总数达到570★.3万余人★,而吸纳就业人数较2019年增加了9★.5%。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民营企业的活力,也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★。
民营企业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★。随着民营企业基金会向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★,关注的领域也逐渐从传统慈善扩展到文化、科技等多个方向。据统计,第21届中国慈善榜上,民营企业有920家登榜,占上榜企业总数的67.15%★,捐赠总额约为163亿元★,高达上榜企业捐赠总额的65%,展现了民营企业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深厚力量。
综合来看,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表现出多样化趋势★:大中型企业继续保持领先,服务意识不断增强,东部地区企业表现优异★,而行业之间的履责特征各有不同。这一系列的成就表明,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★,市场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,中国民营企业不仅稳步增长★,还在社会责任领域展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,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23年12月24日★,全国工商联发布了备受关注的《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(2024)》。该报告深度剖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,揭示出民营企业在创新、绿色发展、就业促进和公益慈善等多个领域的显著成就★,展现出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民营企业在外贸方面具有显著表现,连续五年位居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。调研数据显示,有海外业务的民营企业更加注重属地化经营,并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战略★,帮助带动当地的就业机会★。全联中非民间商会的会员企业就在45个非洲国家开展了投资★,累计投资金额超200亿美元,直接创造了11万个就业岗位★,间接推动当地就业超过160万人。
报告指出,2023年民营企业在研发领域表现突出★,前10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高达1★.39万亿元,较上年增长了12.7%,有效巩固了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中,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5%,展现出在专业化道路上迈出的坚定步伐。此外,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拥有有效专利66.67万件★,比去年增加了9.39%,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★。
在绿色发展方面,民营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根据报告显示,许多民营企业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结构优化上加快了步伐。经过调研,有1944家企业荣获国家或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390家企业获得国家环境标志认证,而465家企业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,234家企业被列入国家节能产品名录,全面推动绿色转型。
在企业治理领域,2023年3405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中,有34.1%的公司披露了党建活动的开展情况。调研显示,83.51%的企业已建立了合规管理体系★,69.29%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,显示出民营企业在合规经营及企业治理方面的自觉与进步。
展望未来★,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、推进绿色转型、保障就业、以及扩大公益慈善活动,将是中国民营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和推进的重点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